2)第四十六章不明所以_奸臣当道,县令好气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梅萧仁不再过多逗留,离开宣州府就往锦州而去。

  她日行夜休、风雨兼程,耗时半个多月总算到了锦州城外。

  越靠近上京的地方越繁华,但宣州这些年日渐发迹,已与锦州不相上下,可名声始终不如锦州的大,因为锦州靠着缙

  山书院早已名扬天下,非宣州所能比。

  锦州西城门外就是缙山。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而缙山举世闻名也是因山上那座书院。

  缙山脚下多的是客栈和店铺,但生意却是冷冷清清。

  梅萧仁挑了间酒肆吃午饭,顺便打听打听书院的所在。

  据店小二说书院就建在缙山的半山腰上。书院每年招收的学生会在年节后入学,那时山下这些小店的生意才热闹,现在自然冷清。

  年节后入学

  梅萧仁在心里掐算,她不多不少,正好迟了三个月。

  她本就才疏学浅,如今又晚来了三个月,深觉时间已经耽搁不起,于是填饱肚子就开始往山上爬。

  林间的树木茂密,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撒下斑驳光影。梅萧仁踏着这些星星点点的光亮前行。

  曲径通幽,只有她一人。

  从秋水县出来后她就这样一个人赶路,一个人住店,身边没了叶知和周虎他们,也没什么可以使唤的小厮,待遇与从前简直天差地别。

  别说身边没有人,她手里如今连半点官权都不剩。她已经卸任县令,又没去州府入职,身份与布衣百姓并无区别,真可谓孑然一身。

  走了半晌,梅萧仁眼前的树林逐渐开阔起来,脚下的路也从泥泞小径变为坚实的石板路。

  再往前,景致豁然开朗。

  石板路的尽头连接着一处宽敞的广场,广场地面干干净净不染一尘,而正中还赫然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。

  “敕造缙山书院”梅萧仁念叨着牌坊上面的字。

  她知道,皇帝的命令才叫敕,说明缙山书院是由工部奉皇帝之命所建,这还不得是天下第一书院

  牌坊后面就是书院的山门,坐落在高高的石梯上,颇具气势,让人仰望之后不由得肃然起敬。

  正中的两扇朱漆大门关得死死的,门前除了两个把守的护院外,再无别人,气氛显得有些森冷。

  梅萧仁爬上高高的台阶,拿出李知府给的举荐信,对守卫客气拱手:“在下宣州梅萧仁,承蒙宣州知府李大人举荐,前来求学。”

  守卫绷着脸,拿过信看了一眼信封便还给梅萧仁,漠然道:“那你在此稍候。”说完就将门开启一道仅供一人通行的缝隙,进去禀报。

  另一个守卫站着没动,而脸色也不怎么友善,好似根本不想搭理她。

  梅萧仁对此不明所以。她想,来这儿求学的大都是受了知府的举荐,除她别有原因外,其他人既能得知府刮目相看,才学必定了得。这些守卫不敬重就罢了,为什么会如此冷待而且读书的地方不是更讲究一个“礼”字吗

  梅萧仁就这样站在朱门外,干等近一个时辰,额头都被太阳晒得冒了汗。

  又等了一会儿,终于有个小厮从里面出来,对她作揖:“公子请随我来。”

  梅萧仁点头跟上,这时朱漆大门才开启半扇,且只开了三分之一供她入内。

  她刚走进去,身后的门便缓缓合上,发出沉重肃穆的声响,似要让这书院与外隔绝,不受尘世干扰,自成一方清静之地。

 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