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三十二章 问题背后的问题_仕途风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★wwW.HAOBIQuGE.com

  正题终于出来了,老爷子绕了一个大***,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杨帆。

  这两个典故都出自洪迈的《容斋随笔》。第一个说的是王羲之因为书法上的成就。掩盖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才华;第二个的是曹操和司马师善于收买人心,有过错都往自己的头上揽。有功劳都推给下属。

  这个时候老爷子把话题引到这里,其用意可以想见。如果说拙政二字是老爷子退下来后地心理写照。那么提这个话题,应该是对后辈地指点,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一种寄望。\\\\\\王羲之地故事,意思很明显,杨帆在宛陵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,政绩虽然显赫,但是有单一于经济地嫌疑。如今即将去一个全新的平台上,作为一把手在用人方面,是不是要调整一下工作思路呢?其中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,老爷子没有明着问,杨帆也能隐隐的感觉到,再回宛陵的三年内,所作所为,事后又没有仔细的推敲过呢?

  以前忙的时候,杨帆没有时间回头看自己,没有回头去多想。现在问题摆在面前了,杨帆不得不去想。不过自己临时去想,自然没有老爷子有备而来想的周全。杨帆把腰杆子再挺直了一些,目光微微的往下移动,轻声说:“宛陵三年,是非对错,我没有多想。只是本着自身做人的原则和良心的底线去做事。凭感觉来说,问心无愧。但就为人之道而言,对上不能讨其欢心,对同事有霸道之嫌,对下则没有完全做到用人不疑。”

  先扬后抑,前者彰显自身安身立命的根基,后者挑出为官的错处。总而言之,杨帆对自己的评价还是中肯的!当然了,前提是在老爷子这种千年老妖面前,想遮遮掩掩的门都没有。^^^^还不如抱着一个受教的端正态度,听一听老爷子的教诲。

  从整个事情的布局来看,老爷子的心思之深如大海,其心思之密无懈可击。

  杨帆明显的有点答非所问的意思,老爷子当然知道这小子看出来问题背后的问题,颇为满意的微微一笑说:“为政勤勉锐意进取者,不免有霸道之失。在副手的位置上,倒也不算太大的错误,但是在一把手的位置上,知人善任善于调和矛盾,使得属下都能各尽其责,才是最重要的。道理很简单,但是知道又能做到的有几个?王羲之的事情,我是想提醒你不要太偏重于经济之道,这个借用多少有点勉强。曹马之说,则是一点警醒。你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看见自己的错处,今后想必也能做到日日自省。”

  说到这里,陈老爷子扶着沙发站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