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22 琼林苑_狄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圆满、盛会方可开启。

  射殿内已有十数座草靶子,以各色涂料着色。

  按惯例,第一箭皆有辽国大使及大宋领衔伴射先发,因而宫人陆陆续续将弓箭捧上殿来递予曹偕,契丹武士也奉上金带弓到耶律重元面前。

  不料耶律重元并不接那箭,只昂首对着赵元俨道:“这样射箭,既没乐趣,又没诚意,还不如不射呢。”

  发音字正腔圆,殿上众人听得清清楚楚,都是心中一紧、屏息等着八大王的回应。

  赵元俨端坐主位之上、不怒而威,朗声道:“秦王有何高见,但说无妨。”

  耶律重元闻言低笑两声、哪有丝毫胆怯,只见他在大殿上踱了几步,高声道:“我大辽国对弓箭既珍视又敬畏,箭仪古老而丰富,正旦惊鬼、上巳射兔,哪个不比在这大殿之上射草垛子有趣?”

  曹偕得了赵元俨的默许,拱手道:“秦王殿下有雅趣,我大宋子弟定当舍命陪君子。”

  “好,好一个舍命陪君子。”耶律重元摇头笑道,“我大辽先祖苏可汗曾定下一箭仪祈福,名曰瑟瑟仪——每行此仪,必择古日,将柳条去其青一尺、使巫人执之,皇帝及群臣绕柳而射之。而今我等不远万里来到南朝,自然也要以此仪为南朝祈福。”

  曹偕还未出言反驳,又听得耶律重元笑道:“虽没有巫人,我大辽使者可和南朝勇士互相执柳。”

  伴射队伍中已有人闻言色变——替契丹人拿着柳枝,也不知契丹人要射的是柳枝还是人。

  曹偕拱手笑道:“既是辽国旧俗,我等合该奉陪,只是以人执柳、人动而柳偏,到底不够公正,不如在书上挑选柳条,削树皮、系白布以为记,不知二位殿下以为如何?”

  赵元俨闻言首肯,即刻命人往射殿外备下柳枝,耶律重元挑眉一哂,到底也没有反驳。

  既要在射场上切磋,赵元俨自然也移步到殿外的看台上。

  群牧司早已将二人惯骑的马接至琼林苑内,此时牵上场来,耶律重元翻身上马、双腿一夹马肚,座下白马飞驰而出,耶律重元当即搭弦弯弓,在利箭射断柳枝时俯身接过断枝。

  契丹武士欢呼四起,面带奚落地等着南朝的败绩。

  曹偕见状也毫不慌乱,几乎是和耶律重元同样的动作跑完了全程,将三支断枝都堪堪接住。

  一名契丹武士上前观望片刻,用契丹语高呼一声,契丹武士的欢呼又再度响起。

  “两人不都射断了柳条、接住了断枝吗?”徐仲达疑惑道。

  狄青也满腹不解,只见那契丹使团里有一书生模样的文官走上前来,行礼道:“若是以射柳定胜负,既断柳,又以手接而后飞驰而去者,为上等;断而不能接去者,次之;或断其青处,及中而不能断,与不能中者,为负。”

  太常寺卿上前道:“秦王殿下与曹校尉皆为上等。”

  那文官点头笑道:“若是二人皆为上等,则以留白者多者为剩。”

  太常寺卿闻言一惊,虽不满辽国未曾事先告知判准,却也上前去查验二者的柳枝,复而呈给赵元俨过目。

  众人都对辽国此番行径不迟,伸长了脖子等着太常寺的判定,未几便听得太常寺卿道:“辽国秦王殿下胜。”

  契丹武士闻言自是欢呼不已,耶律重元坐于马上,抬手示意众人安静,复而笑道:“方才不曾说好规则,输赢不计,重新比一回便是。”

  太常寺卿颇有大国风范,抬头笑道:“既是祈福,本就无关乎输赢,但秦王殿下技高一筹、我等甘拜下风。”

  耶律重元笑道:“大人此言有理,我和曹大人的比试无甚乐趣,今日赴宴之人众多,不如南朝勇士与我契丹男儿比试一场,荆王殿下以为如何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