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十章 县令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泥,什么机械能做得到?”

  苏油说道:“当然也不是完全能替代人工,不过世伯放心,总能替代不少。我们先用现成的陶泥制瓷,以利经营,量力而行,总不至于让世伯亏损。”

  史洞修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:“如此倒是使得。”

  吃过饭,程文应到底不放心苏油,于是三人一同前往县衙。

  宋代是一个准商业社会,从契约立定便可见一斑。

  首先契约是统一的官方格式,由官府印刷和掌握,并加盖官印以示权威效力。

  契约中还要写明立契人,标的物,价值,位置,土地等级,边界,来历,立契原因,税收,邻居,交易额,担保人,毁约责任……种种细致。

  立契之前,要先买定贴,类似官方申请表加草稿,填写完,交县衙审查三日,审查通过,再买正式契约誊抄。

  一共需要购买四份,填写完毕后,两份契约由立契人分别持有,剩下一份存档在县衙,一份存档在商税院,手续繁杂而周备。

  这是强行措施,如果立契不用官契,不依格式,不入档案,但犯一条,均视同无法律效力。

  为了防止县吏多印契约贪污契税,契约的印刷权还被收归州府,而且以千字文为批次号,按月逐批印刷,按各县契约使用预算发放,其严格程度不亚后世增值税发票。

  同样,民间使用白契,属于意图逃税,这是违法犯罪行为,鼓励告发,施加惩罚。

  两位家主光临,惊动了县老爷。

  知县姓宋,四十多岁才考上进士,磨勘十年当的眉山知县,早已失了进取之心,倒是喜欢清静,加上眉山又是附廓县,乐得轻松,处于半退休状态。

  程文应官方身份是大理寺丞,正五品,虽然是个荣衔,但比宋知县的从七品高了太多,而且地方事务其实多是江卿世家照料,因此县令对程文应格外尊敬,老远见着就拱手过来:“哎呀呀两位老贤达,怎敢劳动您二老亲临,有事情来个帖子,老宋亲临府上恭聆教诲才是。”

  说完又道:“程史两家在码头开了义棚,周济孤贫及往来客商脚夫船工,实在是宅心仁厚。事情一经传扬,州府县上,都是大增光彩啊。”

  程文应笑道:“这事情啊,倒是我身后这小子首倡,苏油,来见过宋世伯。”

  苏油乖乖上来见礼,又是一番客套。

  叙完杂话,史洞修才说道正事。

  这两人出面,那就特事特办了,几人坐官衙后厅谈笑,税监跟县丞几次奔走,瓷坊事情就办得妥妥当当。

  然后程文应便打听起官酒坊扑买的事体。

  宋知县拱手道:“酒坊的事情,瞒不过两位,今年上头压下来的本务费是五百贯。我正拿着这事情头痛呢。”

  程文应说道:“一年五百贯,按常理这酒坊应该大赚才是。”

  宋知县苦笑道:“老贤达说得是极,按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