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就明白,那是一道优美的曲线。

  而先人们所用的三分损益法律管,排出来的却是直线。

  曲线,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线条。

  日月星辰,江河季风,四季轮回,其运行轨迹,都应该是曲线。

  因此十二平均相对于三分损益,明显更加接近“天道”。

  选择天道,还是选择祖制,对于如今的宋人士大夫们来讲,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。

  在他们心目中,这才是真正的复古,真正的祖制,这是上追三代的光辉和伟大。

  而且苏油还提出了一个观点,这个东西,从理学上来说,叫“误差”。

  先人在他们当时的数学水平之上,采用三分损益法,那已经是他们能够达到的极限。

  按照他的解释,在一个圆或者椭圆的轨迹巨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截取其中的一段来看,其实和直线差不多,只存在细微的差异。

  古人便是在这个理论的实践上,用三分损益法这个当时最精密的算法,去最大趋近律管的正确发音。

  但是先人们自己也知道这样是会存在误差的,古往今来无数的论述中,都曾经提到了这个问题。

  从后来的六十律,三百六十律,也能够找到他们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证据。

  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地减小音律的误差。

  现在的十二平均律,是真正揭示出了乐音的本质,究明其物理,将直线和阶梯状的音高折线,变成了平滑的曲线,得到了更加精准的律音,还实现了自由和谐的转调。

  这不是有违祖制,而是对祖制更好的继承与发扬。

  正是继承了先人对真理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;全面继承了先人们总结的乐理,数算,律制;对他们发现的那些现象进行了精准,仔细的研究;引入了更加先进的数学工具,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
  祖制中需要继承的,不是那些条条框框,而是其中蕴含的理念和精神。

  继承祖制,正是要继承这种宝贵的理念和精神,而不是墨守成规,拘泥文字。

  这个观点,引来了更多的大佬如赵抃,司马光,苏颂,范镇纷纷上书论证,大为称赞。

  苏油当真厉害,直接端了杨杰,王存之辈的锅,将这个问题的两分逻辑,变成了“让祖制更加合乎天道”的递进逻辑。

  最终赵顼认为,苏油的理论,是完全站得住脚的,是经得住推敲的,是得到了如今知识分子精英们普遍认可的,同意按照苏油提议的方案执行。

  这是理学的一场巨大的胜利,远比天文台,钟表,水泥厂,炸药更加巨大的胜利。

  理学,第一次在形而上的领域,发出了自己振聋发聩的声音,成为华夏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并且占领了相当的高点。

  从此以后,它可以正大光明地指导社会伦理,影响国家体制,深入百姓生活!

  大佬如司马光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