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九六八章 不愿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_重生浪潮之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夏的cpu,而上面也意识到不能自行研发生产cpu的严重性,早早将其列入了“核高基”计划中,但迟迟没有太大成果的原因。

  没办法,投入就代表着赔钱,连百分之一挣钱的几率都不会有。

  甚至说个不好听的,华夏除非做好每年扔进去数百亿资金,然后至少赔个十年八年,也就是烧个几千亿,或许还能摸摸民用cpu的门槛。

  然而随着大晶圆厂的投资建设成本的加剧,这部分的投资还要增加许多。

  毕竟建造一条12英寸32/28nm的规模生产线需要超过40亿美元,12英寸14nm生产线投资更高达100亿美元。

  一百亿美元,七百亿华夏币,也就是建一条生产线的成本而已,想想都觉得可怕。

  至于说国内cpu企业的现状,在设计上,到算是比较可喜,龙芯,申威都算做出了不小的成绩,产品有了实际应用。

  比如说北斗上的芯片就是龙芯,而申威的神威·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更是雄踞超算第一名。

  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水准,在华为持续不断,将近十年的投入下,逐渐站稳脚跟,未来超过高通骁龙系列cpu,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生产上则要落后不少,国内最厉害的中芯国际,最新的生产能力是14nm,跟最先进的7nm生产技术,还有两代的差距。

  不过,随着荷兰asml7nm光刻机到来,这一情况会有不小的改善,或许能在摩尔定律走到尽头之前,追上英特尔和amd。

  而且中芯国际也基本上可以说连年亏损,财报上动不动就要赔个好几亿美元。

  在封装上,华夏到也做的不错,amd的锐龙处理器和n卡的封装都来自于华夏企业。

  苏大强的通富微电公司,在2015年amd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,在国家大基金的支持下,蛇吞象般的鲸吞了amd旗下两家封装子公司85%的股份。

  测试跟封装则基本上连着的,在测试这一块,除了通富微电之外,国内还有长电科技、华天科技这两家封测企业。

  这三家封测企业,称之为国内三大封测巨头。

  并且后两家企业,在国际上的排名比通富微电还要高一些,分别排在第3、第7,而通富微电则是第8。

  而且值得一提的,长电科技为什么排名那么高,是因为长电科技与国家半导体大基金、中芯国际子公司芯电半导体组成财团,共同对全球第四大封测厂星科金朋发起收购。

  所以其排名才一下跃进到第三的位置。

  然而更无奈的是,即便生产出世界一流的cpu,但华夏依旧是在别人设定好的游戏规则之内,只能按照别人设定好的轨迹运转,无法摆脱。

  甚至可以说,生产出一流的cpu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