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说一下现在和接下来要出现的异族_三国之小君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没有任何的改观。

  实际上,白狼山之战也好,朔方之战也好,还是北江之战,都只是抵挡住了异族的继续入侵。

  从桓帝开始到西晋建立,整个中原没有任何进取的可能性。

  至于为什么,因为那一百四十年左右的小冰河时期。

  单纯记录在了史书之中的,从和帝永元元年,也就是公元89年,到建安二十五年,公元220年这段时间,一共一百三十一年的时间里。

  攻击发生水灾五十四次,旱灾四十次,地震六十九次,蝗灾二十九次,瘟疫十八次,冰雹四十一次。

  基本上年年有灾,而且是记录在正规官方史书,这句话的意思是,地方性质的小型灾难未曾记录在案。

  之后在建安二十五年之后,汉朝正式宣布结束,但是灾难没有结束。

  在这之后已经是断断续续几十年的灾难没完没了,基本上除了建安七年到建安十三年缓和一段时间,黄初年间不算好也算不上太坏,从曹叡到司马炎,基本上就没停过。

  作者大概估算了一下,这场小冰河时期一共发生了一百四十余年,没有任何种田流生存的可能。

  而在小冰河的影响下,异族收到的威胁却是小了许多。

  最开始是他们身处之地本就气候恶劣,适应能力更强。

  之后因为檀石槐与百年羌乱导致了泸水,湟中,还有诸如塞外诸多绿洲都被异族抢走,包括青海附近的牦牛羌,钟羌,西川外面的发羌,青衣羌,因为气候或者水域问题,都得以活命。

  整体而言,在建安初期过后,整个异族已经缓了过来,而中原名将虽多,民生崩塌。

  从汉末的三千万人一路内迁北疆,山越,蛮夷等等等等,到西晋一统天下,一共剩下了八百万人左右。

  那个时候可以说就算世家还能藏人,也没有多大的力气了,算上山里的,藏起来的,他最多超不过千万。

  如果算上这百来年的内迁,等于死掉了八成之多。

  而活下来的,绝大部分是吃着人肉撑过来的。

  虽然很难想象,但这就是事实。

  以现在书中的时间,如果再过五十年,异族就会涌现出一批完全有资格冲进武庙的名将。

  关于这点太多了,我就不一一列举了,对南北朝历史有了解的,你们应该会知道,不知道也可以查一下。

  以史书来说,现在异族北疆可以轻易凑出五十万精锐士卒,青海羌族诸多部落能够拿出来二十万以上的骑兵。

  鲜卑三大部落数十小部落,入了史书的是以万人为基础单位,当然我说的不是他们的战士。

  但是大部落是以万户打底,一户按照规矩是两到三名青壮可以从军....

  乌桓现在正是崛起最为雄壮的时候,控弦之士本就不下十万之众,只是无比分散。

  东夷是鲜卑的忠犬,战士足有数万之众。

  我会稍微列举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