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2章 高振东是特务!!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出了晶体管计算机,继续他的asm、vi、math组成的极简IDE的调试。

  总师乐呵呵的叮嘱林连伟:“看来他对于火箭发动机这块,还真有不少想法,还是能解决问题的、理论联系实际的那种,有事没事的,你多去找找他。”

  林连伟点头:“嗯,应该是,这一次他都没等我说第二遍,就开始回答我的问题。”

  “嗯,对对对,一次性的,烧完就算了,只要烧蚀率稳定,那烧蚀带来的压力变化问题就是可控的。”

  “没错儿,碳怎么了,金刚石不也是碳,它咋就那么硬?石墨在烧完之前,耐热性能可好了,你这不是一次性么?厚度做够了就行。”

  这句话就很灵性,只差说“火箭发动机喷管如果是长时间工作的,那就要复杂些。”,实际上到这个时候,双方都知道对方知道了,但还是不能说,就很好笑。

  至于碳-碳复合材料,这个时候就不用说了。

  “多晶石墨?渗硅或者渗铜?这个看起来可以,价格应该也便宜,我们也曾经考虑过,但是没有这么明确。”

  “应该是钨做骨架,银或者铜做发汗材料进一步带走热量的路子。”

  “钨银、钨铜合金我们倒是没考虑到,不过还真是一条路子,不过价格也贵。”

 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:“对了,你下次去的时候,把他的单位全称、工作部门、职务、职称全部记回来,我这边把他加入到型号主要研究人员里面去,薅了人家这么多羊毛,荣誉总要给人家的。”

  两人一看,嘿,高振东的想法还挺多,不愧是和材料打交道的人。

  这些东西,完全超出了林连伟的知识范畴了,他傻愣愣的记下。

  这其中,就有一本是公开出版的,讲火箭发动机设计的,神奇吧,在高振东前世,这些只涉及过时、基础的理论和技术的书都已经公开出版了。

  “石墨?那不是碳么?这可是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气体中的。”

  “钼和钨不合适,重量大,价格高。”

  前面这些东西倒是勉强在林连伟的知识范围内,但是石墨这個东西就让他有点儿懵了。

  但是这不影响高振东就这么大喇喇的把它说出来,在材料这领域,他现在的情况,是可以说更多的一些东西的。

  想了想,高振东补充道:“多晶石墨就可以,这东西便宜,可以渗点硅或者渗点铜。不过更好的是热解石墨,用气相沉积法就能做。”

  这回不用继续玩儿猜谜游戏了,导弹的火箭发动机的尾喷管没跑了。

  国内这个时候还没有热解石墨这个东西,是在60年代前期才开始研究,等到真正用到导弹火箭上,已经是70年代的事情了。

  高振东仔细看过这本书,他现在这个脑袋,记忆力很好,就是得回想一下才能想起来。

  林连伟摇摇头:“没有,应该就是对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工况,他有更多的想法。”

  不过那个时候的过时,放到这个时候可就不过时了。

  两人说到这里,看着林连伟笔记本上最后一行字发愣,对视一眼,总师问林连伟:“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你告诉他我们这是什么东西了?”

  走进值班室,有点儿气喘吁吁的他掏出手绢,擦了擦脸上的汗,对着内保值班人员大声说道:

  “同志,我检举高振东,他是特务!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