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1章 只要一天!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用机要通道?和前面的原因一样,机要通道条件太好了,不合适。

  不过用来保障调度配合的,倒真是两条机要电话线路,打通了就不断的那种,在这个年代,真能说上一声:豪气!

  随着两边的指令来往,密切配合,两条试验通信线路被叫通,被叫通之后,两条线沿途的所有话务局,都在保障这条线路的畅通,用邮通委领导的话来说,除非反动派反攻了,否则这两条线不能断。

  反动派能反攻么,明显不能。

  试验进行得很顺利,毕竟两边都是各自单位的精英,同时,沿途话务局的线路保障人员也是。

  基本上没有出什么问题,都不用高振东太多干预,整个试验进行得很顺利。

  对于远程消息,对电报无比熟悉的防工委和邮通委两位领导感觉是很新奇,很有潜力,很有前途,但是现在和电话、电报相去不远,在各类数据接收并自动处理的系统普及开之前,给人的震撼有,但是并不非常深。

  不过邮通委领导还是对消息通信的快捷表示了极大的兴趣,在操作人员的手指翻飞下,一分钟之内,100多字的消息就被编辑并发送到了目的地。

  这个效率,抛开通道建立时间不说,只算编写和发送并展示的速度,基本上是电报的5倍以上。

  毕竟消息通信大大简化了电报编报、发报、抄报、译报的过程,所见即所得,编辑完立马发送,接收方那边立等可取。

  而且,计算机是不会累的,但是人会。

  电报的整个过程和消息通信的工作量,以及对人力的需求,明显是后者要简单多了。

  邮通委领导笑道:“唯一遗憾的就是这個消息还要人手工从屏幕上抄下来,否则还能快一点。”

  高振东马上就放了个饵:“能够直接把计算机上的文字内容自动印到纸上的打印机,原始设计我已经完成,并且和运算所一起,组织了相关人手,交由运算所在做具体实现,应该几个月内就有好消息了。”

  防工委和邮通委领导听见高振东的话,面面相觑,振东同志这动作一串串的,让人目不暇给啊。

  “真的?”虽然知道高振东肯定不可能在这个场合胡吹,但是防工委的领导还是问了一句,主要是高振东的动作太快了,仿佛是从DJS-59开始,就都预谋好的一样。

  高振东点了点头:“现在最困难的打印头,已经在我厂高级技工的协助下,配合运算所完成了原型,基本能工作了。”

  防工委领导对高振东的回答很满意,满意的不是打印机的进度,而是高振东明显在以点带面,用自己的能力,带动着相关所有的力量一起前进。

  独木不成林,大家好才是真的好。

  而听了高振东的话,邮通委领导对于用计算机+调制解调器替代部分电报的想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