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35章大国气量下_极品帝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老实的百姓,才是他和郑国最大依仗。

  他绝不会做出巴结敌人,做出有损郑国百姓的事情。

  走出龙辇,骑在白马山,李钊虽不言语,却面色和睦,平易近人,不像威武肃宗的皇上,更像祥和平静的父亲。

  更下令所有士兵,减慢行,防止误伤无辜百姓。

  可以说,纵观诸侯列国,没有谁,没有任何君王,像李钊这般爱民如子了。

  也正因李钊爱民如子,变法时,百姓积极支持,就算偶尔遇到难处,利益相违背时,也绝没有生叛乱或起义的事情。

  同样,为照顾百姓利益,郑国在变法时,没有采取激荡强有力措施,而是选择温和改良,尽可能保护百姓利益。

  仪仗队减前行,整个行伍车队,在百姓注意下,缓缓平稳驶出洛邑南门,向着太姥山而去。

  太姥山!

  位于洛邑南面十里外,不高,亦不雄壮,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之处,没不向郑国北面邙山,那样驰名天下。

  然而,六百年来,太姥山依旧成为北方诸侯国会盟之地,皆因昊天武帝,曾经在这里多次召见君臣,久而久之,太姥山得名。

  大周帝国分崩离析,中土大地陷入纷争,第一次诸侯国会盟时,那时,中土大小诸侯国成百上千,实力参差不齐,却都想把会盟地点,安排在各自国家。

  那时,郑国还不强大,仅有洛邑之地,为彰显郑国力量,及大周帝国余威,郑国君臣积极争取,最终,郑国说服北方霸主燕国,把会盟地点设立在太姥山。

  当然,因为燕国强势要求,各诸侯国莫敢不从,燕国因此确立了,三百年霸主地位。

  燕郑强势,会盟地定在太姥山,又定下规矩,每五年各国诸侯在太姥山会盟,数百年来,风起云涌,诸侯国兼并不断,昔日北方霸主燕国,江河日下,但会盟地,会盟规矩不曾更改过。

  六百年来,太姥山决定天下大势格局,鉴证了诸侯国兴起与衰败,当时,燕国选择太姥山,不仅因为太姥山地处中原,更因为,洛邑乃大周皇都,燕国崛起北方不毛之地,数百年来向大周称臣,向往中原文化。

  行半日,郑国仪仗队,护送李钊抵达太姥山,作为东道主,李钊到达意味着会盟正式开始了,而先前准备妥当的各国君王,此刻,行辕内也在准备着,即将登堂入室,祭拜天地。

  李钊下马,昂挺胸走过铠甲林立的御林军甬道,两翼群臣跪拜,蓝羽铁甲骑兵精神饱满,气势威猛,皆为雄纠纠气昂昂的百战之士。

  “武威!”深受影响的李钊,情不自禁赞了一句,干练,沉稳,率先迈步朝着内行辕走去。

  此时,随着李钊同行的群臣,大多只能留守在行辕之外,唯有苏秦,韩琦随李钊进入行辕中。

  苏秦身为李钊亲信,又为郑国太尉,主持变法,让郑国逐渐强大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