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385【日本攻略·1】_台湾娱乐1971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资电影,要到70年代末的时候才大规模兴起,因为他们都是在看到了角川映画(角川映画是以出版商的身份进军电影行业,角川商法成功后大赚其财)的甜头,想去分一杯羹。此时此刻,除了极具市场前瞻眼光,敢吃螃蟹的人外,是没人愿意接手必定亏本的电影公司的。

  邵逸夫之所以不掺和进王梓钧与邹文怀的计划当中,其中除了保守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那就是邵逸夫对曰本电影市场当前的情况非常了解——人家曰本自己的电影都扑街,你华语电影进入能讨得了好?

  王梓钧不信邪,邹文怀也是个敢闯的人,两人派出助手在曰本逛了一圈后,便看上了高桥电影株式会社。以每人付出25万美元,并承担原高桥公司一亿曰元债务的价格,收购高桥电影公司90%的股份。(曰元汇率七十年代波动很大,三次升值、两次贬值,此时的曰元对美元汇率大概是250:1左右,一亿曰元大概相当于1520万台币)。

  也就是说,两人总共花了100万美元,买下了一间规模中等的发行公司和31家电影院的九成股份。若非是需要一个人继续运作公司,王梓钧和邹文怀会百分之百的买下来。

  这看起来是占的大便宜,其实不然,若两人不做出什么改革的话,那么这些公司和电影院,不但不能赚钱,反而每天都在亏本。

  事实上,这些年在曰本,像高桥电影株式会社这样的公司,倒闭了不知道多少。要知道五十年代的曰本电影公司多如牛毛,但能撑到八十年代曰本电影复兴的又有几家?

  高桥三郎今年53岁了,导演出身的他当年可是风光无限,如今虽然保留了公司一成的股份,不过也沦为王梓钧和邹文怀的打工者。

  说起来,高桥还是幸运的,至少他出售公司不但还清了债务,还拿到了50万美元。

  两位华人老板的投资,让高桥三郎很是感激,特别是还给他保留了公司一成股份。对于公司的感情,高桥三郎比任何人都要深,简直就是在当做亲生儿子在对待。这几年逐年亏本的情况下,许多股东都想要宣布破产,但对公司还抱有希望的高桥却不肯认输。为此他不惜将自己的房产、豪车,以及其他产业变卖、抵押,买下合伙人手中的股份并向银行带快继续强撑着,现在他的生活都要靠子女接济。

  高桥三郎现在很忙碌,也很忐忑,《快餐车》的曰语对白已经配好音,他正按照王梓钧的指示,忙着最后一轮的宣传。

  也不知道,这部华语电影能不能在电影市场低迷的曰本取得好的票房。

  这些曰子,高桥三郎亲自负责联系着联系其他院线,刚开始的时候,那些电影院听说是华语电影,直接就拒绝了。直到高桥说是王梓钧的导演,才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